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五)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6年4月,时任中宣部长陆定一说:在物理学方面,不能说牛顿的物理学是封建的,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彻底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建国初期敌我矛盾完全解决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基本建立
解析:材料观点是在1956年提出的,主要是说不要乱扣帽子,科学允许讨论。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一五”计划是1957年完成的,三大改造是在1956年底完成的,敌我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故选D项。
答案:D

2.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我国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因素很多。图1成就与图2成就相比,更注重
A.经济目的
B.政治目的
C.文化目的
D.教育目的
解析:图1成就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封锁、孤立、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步恶化,为加强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我国开发研制原子能。故B项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