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高一历史备课组
①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
【答案】B
考点:古代的农业。以土地和农作物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故选B。A项错误,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C项反映的是 材料的现象;D项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并未体现。
2.中国的汉字充满时代的气息,具有时代的特征。右图这个字不 能得出的
时代信息是
A.耒为主要农具 B.实行井田制
C.小农经济为主 D.属于农耕文明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左边“耒”右边“井”,所反映的是井田制下的耕种情况,无法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征。故选C项。
3.《汉书•贡禹传》记载: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答案】D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由材料所述“三服官”、“东西织室”耗费巨大,工人人数也很多,可以推知这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供皇家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