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2.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3.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4.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5.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6.下列各项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 刺史 ②通判 ③三衙 ④御史大夫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