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该大臣主张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答案】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分封制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同姓必王”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西晋年 大臣建议采用西周的分封制度维护皇权统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3、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可知当时( )
A.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君权不断被削弱,相权得以强化
C.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 D.相权对君权有制约作用
【答案】D
考点: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及材料“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可知,唐代的时候,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相权的制约。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
14.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B
考点:罗马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