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到:“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既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这一状况( )
A.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管理 B.形成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C.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 D.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衡量,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①世官制阶段 ②察举制阶段前期 ③九品中正制时期 ④科举制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5.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坚决改革 B.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 D.广大平民的长期斗争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