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安徽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史学理论)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28 19:17: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史学理论

1.(2015·安徽合肥三模·22安克斯密特认为,“史学争论归根结底不是旨在达成一致,而是解释性论旨(论旨:论题的主旨)的繁荣滋长。”作者意在强调(  )

A.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B.历史解释的多元性

C.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根据材料“而是解释性论旨(论旨:论题的主旨)的繁荣滋长”,说明作者意在强调历史解释的多元性,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5·安徽淮北二模·2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诺德在《历史之源》中说,历史并不存在单一的真相因为没有任何事实和真相可以在意义、解释、判断的语境之外被说出。这句话意在强调(  )

A.任何历史记载都有局限               B.文献记载不是历史的真相

C.历史论著不是历史本身                 D.人们解读历史受时代限制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历史记载某些部分可以做到客观,例如时间、地点等的某些记载还是可以做到客观的,不是所有的历史记载都有局限性,故A项错误;文献记载有历史真相也有出于利益的需要刻意隐瞒、篡改历史的成分,故B项错误;历史论著有客观反映历史本身的部分,故C项错误;材料中“意义、解释、判断”对应D项中的“解读历史”,材料的意思是人们在解读历史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同样一件事情被不同的人解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故D项正确。

【答案】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