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将赴牛津深造
阅读: 980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2/2/17 19:05:00
分享到:
半岛都市报报道:内地生凑在一起学习,外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去酒吧,香港本地生凑在一起搞各种社团活动——在香港大学读书的青岛学子王林杰看来,各地学生生活习惯的不同让他确实感到了隔阂的存在。不过,这也是香港高校处处彰显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其他的,诸如没有班级划分、强调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次可从图书馆借150本书、注重平时表现多于考试成绩等等,让他这样的内地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充满挑战。
面试题“很猛很刺激”
王林杰,平度一中毕业生,2008年高考时取得平度文科最高分、青岛市第二高分的好成绩。王林杰在高考前曾经参加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但发挥不佳无奈落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主动和他联系,邀请他就读清华大学新闻系,但王林杰决定放弃曾梦寐以求的清华,冒险报考香港大学。
当年香港大学在山东招生考试,有206名高分考生争夺10个入学名额,只有约30%入选学生能获得奖学金,王林杰考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考不上港大、也要报考其他香港高校,主要原因是他感觉到香港更能开阔眼界。
在面试上,香港大学与内地高校相比有两大不同点:一是香港大学用英语进行面试,内地高校除外语类专业外,用中文进行面试;二是在面试的考核方式、问题类型和测评指标上,香港大学更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到见解。
香港大学面试题目,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很猛很刺激,诸如“如果你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赌博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建‘鸟巢’是不是太浪费材料”、“你支持包办婚姻还是自由恋爱”等,这对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内地考生来说是全新挑战,因为面试题没有预设的正确答案。
“我当年面试是小组面试,6个人小组讨论,题目是‘煤炭价格上涨,政府却限制电价上涨,电力公司抱怨纷纷,你怎么看’,题目一出来,其他五个人跟我的观点不一样,形成了1对5的局面。”王林杰的高考成绩在参加面试考生中不算很突出 ,不过凭借着出色的现场发挥,他最后被录取了,还获得了每年10万元港币的奖学金。
粤语成最大障碍
王林杰先是在浙江大学委培了一年时间,和浙江大学本校生一起上课和生活,在香港大学只读3年。“但今年香港高校学制改为了4年,取消了预科。”王林杰认为,取消预科是与国际接轨,是件好事也是大趋势,毕竟 3年制本科读起来太紧张、非常累。
委培结束后,王林杰到了香港上学,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呢?王林杰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不是生活不适应、学习压力大、物价水平高,而是语言不适应,而且第一个语言障碍并非英文而是粤语。
“学校里面是普通话、英语、粤语三种语言都流行。香港高校上课几乎都是用英文授课,只有极个别课程是用普通话上课,比如说中国历史。不上课的时候,香港本地学生大部分都说粤语,普通话虽然能听得懂,但很多人普通话都说得磕磕巴巴,和内地生交流起来都存在困难。”王林杰刚来学校的时候不会说粤语,经常和讲粤语的当地人不能交流,要先问问人家会不会讲普通话,然后再说话。
形势所迫,王林杰只能主动学粤语,好在学校专门开设了粤语课程,周围语言环境也使他学得很快,现在他和香港本地生交流不再存在语言障碍。
很容易形成小圈子
在香港读书3年,王林杰感慨香港学生和内地生在生活习惯上具有明显差异,很容易形成小圈子。
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内地生凑在一起学习,外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去酒吧,香港本地生凑在一起搞各种社团活动,内地生对社团活动参与度比较低。香港本地生是出了名的“夜猫子”,社团开会经常搞通宵。
王林杰说,内地教育主要考查方式就是考试,学生心里面也都把考试当成学习的主要目的,但香港学生则比较注重实践,内地生经常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排名。港大甚至流传着这样的笑话,香港本地学生在考完试后,自我感觉不错,会感叹一句,“达到了内地生的平均水平”。
在王林杰看来,香港本地生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做事认真,很有批判精神,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也更善于展示自己。
港大现有13所本科生宿舍,港大宿舍实行自治,港大将此叫做舍堂文化,“港大的舍堂融合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国籍的同学,既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又能够丰富社交及学习生活。”王林杰表示,港大每个舍堂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特色,以各种比赛及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归属感。
对学术诚信要求高
不唯分数论的鼓励式教育、热情活泼的宿舍文化、严谨规范的学术防腐体制……王林杰能够一口气说出众多港大教育的优点来,他认为内地生赴港求学除了要适应其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外,还特别要注意学术适应。
港大不是唯分数论的高校,每年都有内地高考状元未被港大录取的情况。香港各大学不惜重金,从世界各地聘请了大量优秀教师,他们各有专长,教学风格迥异,并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下得以发挥所长。
港大考核学生并不以考试分数为主,很多课程平时有很多作业,大多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 ,非考试阶段也要读书、查资料,这些都占学生总体考核的很大比重。“所以不能像在内地高校那样,只要够聪明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有好成绩,平时要花费很大的工夫,而且课程很紧张,学习压力非常大。”
内地高校,很多时候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港校,老师往往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习并得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到港校读书的内地生,一定要有自律精神,要自己能管住自己。港大也没有内地高校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选课上课,自己参加课外活动,以便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学校图书馆能一次性借150本书,而且在没有人借的情况下可以借半年时间,如果有人借就要两个星期之内还上。
香港高校对学术诚信要求也非常高,绝不能有半点抄袭,引用也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所以科研创新能力非常高,很多研究成果都达到国际水平。
12
来源: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