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后的第四年高考,今年的数学试卷严格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和我省高考考试说明,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深广度、难度的要求进行命题。全面深入地考查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
整个试卷层次分明,试卷易、中、难的比例基本按照考试说明的比例命制。试题题型、题序、背景和难度均与省质检充分接轨。内容沉稳,题目中规中矩,试卷难度控制较好。
与前3年的高考试卷的题序多变相比,今年在解答题的题序上有所回归,16题概率,17题三角,18题立体几何,19题解析几何,20题函数、导数,21题选做题。
总体上,试卷题型背景学生熟悉常见,内容沉稳。试题充分回归课本,强调通性通法,不偏不怪。选择题、填空题由易到难,解答题分步设问,分散难点,采用宽入口、多层次、高落点的方式,以期获得较好的梯度和区分度。在求稳求实的前提下,体现对学生知识的考查,以及对综合创新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查。
解答题16题是概率问题,它的背景是实际问题,加强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本题背景学生比较熟悉,题目中规中矩,学生解决起来应该不会觉得困难。17题是三角函数的问题,切入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归纳、猜想、验证,从特殊到一般,充分展现了数学命题的发现与验证的全过程。
19题解几题放在这个位置上,应与解几在课本中的地位相匹配。本题体现入题易、落点高的特点。以韦达定理、向量为工具解决定点定位问题,
背景熟悉,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均有一定的要求,是一道平实的好题。
20题是函数、导数问题,背景函数是综合指数型函数。虽然是最后一题,但第一小题的入口较宽,求函数单调性也是学生熟悉的题型。第2小题,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高要求。
第10题是自定义题目,考查学生的审题、阅读理解能力,题目的背景是函数凹凸性问题,这道题用排除法还是比较容易排除,所以选择题正确答案为D。第15题也是自定义的题目,以分段函数为背景,考查分段函数的图像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以及根与零点的分布问题,转化为关于m的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
今年的试题对于今后的教学启示是,要注重通性通法,回归课本。注意在课堂上培养探究能力。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探究、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针对性练习的加强,有的放矢,有效学习,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观察、联想、归纳类比等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综合知识体系,注意知识间的交汇。(来源:东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