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时,他考上中国美术学院没钱读
上班后,他坚持描绘煤矿生活开画展
年轻时,曾考起中国美术学院,因为经济原因没能继续学业;当矿工几十年坚持画画,描绘煤矿生活;退休了,为了圆梦,卖掉房子去清华大学深造……3月2日,55岁的重庆能源松藻公司退休工人刘易强,走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深造之路。
“等我学艺归来,要用我的画笔,好好画画我们重庆的大江大桥、山山水水。”昨日,刘易强告诉记者。
退休了
卖掉房子去读清华
退休了,还去读书,而且还是读清华?说出这个梦想,身边好多人都不能相信,但刘易强很笃定。去年12月退休后,他就张罗着去清华美术学院深造的事情。
自己和妻子退休金加起来不过3000多元,买绘画的原材料用掉一部分,剩下的也就只够生计了。从工作到现在,因为喜欢书画,家中的钱几乎都被他花光了。17000元的学费和学习期间的开销从哪里来呢?
想了好几天,刘易强以12万元卖掉了在重庆能源松藻矿区的一套50平方米的房屋。“只有卖掉房子才够我学画的花销,家里另外还有一套房子,一家人够住了。”
妻子杨绍芳原本希望丈夫退休后安度晚年。“最让我不放心是他今年1月患了面瘫,一个人到北京求学,想起来都揪心。”虽然揪心,但相濡以沫几十年,她非常了解丈夫,知道书画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她只能选择支持。
3月2日,刘易强走进清华校园,那一刻,两鬓斑白的他眼里浸满了泪水,百感交集。
年轻时
考起美院没有钱读
“学画画的梦想做了几十年,终于实现了。”昨日下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画室里作画的刘易强在电话里说。
刘易强从小就喜欢画画,院坝中的公鸡、小狗就是他的模特。
1978年,刘易强进入重庆能源松藻公司,当了一名掘进工人。上班后,他仍然钟爱画画,尤其是国画。收入微薄,为了练字和绘画,他把单位里的废旧杂志、报纸收回家,用来写字和绘画。天长日久,土墙青瓦的简陋小屋堆满了他的作品。
当了3年掘进工人,刘易强被调到地面从事宣传工作,他也因此遇见了生命中的伴侣。他说,他和新婚妻子的蜜月,都是两人背着画板去桂林写生。
27岁那年,刘易强在杂志上看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国画专业招生信息,要求寄3幅国画作品。他挑选了3幅画寄了过去。
1个月后,一封沉甸甸的信封来到刘易强手里,打开一看,浙江美院的录取通知书呈现眼前。他跑回家,抱着妻子大喊:“我被录取了,我被录取了!”
但是,每年1200元的学费,让那时候每月工资不到50元的刘易强望而却步。同时,他们的孩子刚刚出生,也让他无法离开家人去浙江。
刘易强说,成为画家是他的梦,那一刻他距离梦想如此接近,却如海市蜃楼一般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