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高招咨询现场,家长研读高招新政
近日,各大高校2013年的高考(微博)统招计划纷纷出炉,不少高校对招生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更多高校开始采用大类招生。家长和孩子们除了要收集各校的招生新政外,还应当能够准确地解读新政背后的政策趋势和信息,为孩子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做出正确选择。
招生计划有增有减
今年参加北京高考的报名总数比去年73460人减少724人,降幅不足1%。据初步预测,今年的录取率仍将稳定在80%左右。从今年已出台的各高校在京招生计划来看,大多数高校在京投放计划均略有减少,但计划减少比例均不高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势比较乐观。
从已经公布的高校统招计划来看,不少高校的在京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比如外经贸、北外、复旦等;也有高校在京招生计划略有减少,比如北建工、北交大、北邮等;不过也有个别学校在京的招生计划非但不减少,还有小幅增加,比如北工大比去年增加71人,首经贸一批次文科增招13人,二批次理科增招21人。
北建工招办主任李雪华介绍,去年因为建工学院调整学科门类,所以增加了100多个在京计划,属于特殊举措,跟今年计划没有可比性。今年招生恢复常态,计划略有下降主要与在京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有关,因此学校也减少了相应比例,不会对考生录取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北工大在京招生2171人,比去年扩招71人。对于今年在京招生计划不减反增,北工大招办主任杜峰表示,在京扩招主要源于北工大今年增加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的招生。该学院共有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金融学、应用统计学4个专业,分别在京招生120人、120人、100人和60人。
更多高校开始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甚至更多)专业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入学后前一到两年打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生办)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
今年,有不少高校新加入大类招生的队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今年首次按照大类招生。北理工招办副主任张东表示,之所以选择按照大类专业招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经过一年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爱好,确定主修专业及专业方向。
同样,北京交通大学(微博)今年的招生专业也体现“宽口径”。北交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表示,今年该校的自动化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土木类、环境工程、理科试验班类和理科试验班(基础学科试点班)都将按照大类招生。“第三、第四个学期后,学生可根据前期的学习成绩、专业意向以及专业容纳数等情况,选择大类专业所包含的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继续学习。”王化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