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安徽“异地高考”政策放开 300多名考生受益
阅读: 65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5/31 11:01:50
分享到:
受访人:段正兰四川宜宾籍
期盼:从第二故乡考回真正的家乡
同谢福乐对大海的热爱不同,同样是1995年出生在合肥六中读高三的“川妹子”段正兰,却一心惦记着儿时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今年高考的最大梦想就是考进四川大学。“就想着能从第二故乡考回真正的家乡,但要是回去参加高考,肯定没戏。”
跟陌生人说会话都要脸红的段正兰,几乎没有真正“川妹子”的那股热辣劲,这跟从小就来合肥生活不无关系。9岁之前,段正兰都是跟奶奶在四川宜宾生活,而父母则带着妹妹在合肥打工,每年仅在寒暑假时才能一家团聚。
除了闲暇时被妹妹牵着在学校旁边转悠两圈,段正兰对合肥的印象就定格在“城市太大”上,而那时的她,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在这生活。
小学四年级,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奶奶撒手人寰,年幼的段正兰被父母接到身边,并在当时的六安路小学东校(现在的临泉路第一小学)当起了插班生,念完当时的三十九中(现在的三十八中)后参加中考,她以699分摇号进了合肥六中。
担忧:曾让老家亲戚把课本寄来
分班后,她和谢福乐成了全班仅有的两个异地学生。没事的时候,段正兰会上网查查异地高考相关的动态。“高一时,父母就问了很多人,但都没结果。”
到了高二,每隔段时间就趴在电脑前了解异地高考动静的段正兰开始急了,再没动静就得回老家了。“奶奶去世后,老家就只有舅舅一个亲戚。”而最令她担忧的是,安徽和四川不同的高考制度。
高三上学期,依旧没等到消息的段正兰心里五味杂陈。
和父母商量过后,舅舅开始在四川张罗起她回老家备考的接收学校,并借齐了四川省的高中课本给段正兰寄了过来。“当时一心扑在新课本上,也没人指导,只能自己钻。”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
去年年底,电视上看到的一条新闻让她看到了希望,安徽省异地高考政策终于“破冰”了。跟班主任确认后,段正兰赶紧报了名。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段正兰对自己目前的状态颇有信心,“虽然现在的成绩跟理想的大学还有点距离,但努力过总是好的,保底的话,应该是合工大,起码在合肥可以和爸爸妈妈、妹妹在一起。”
(中安在线)
12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steph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