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以状元多少论高低是“反教育评价”
阅读: 33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6/19 18:52:03
分享到:
熊丙奇[微博]
617,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微博]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云南师范大学[微博]附属中学培养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35人,雄踞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100强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考状元摇篮
又一个教育 “新词汇”——“状元摇篮出台,在状元情结饱受质疑的当下,这样根据一校培养状元人数多少来制作顶尖中学排行榜,迎合的是功利的教育追求,会严重误导基础教育的发展。
作为民间机构,选择一个角度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优劣,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评价,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指标要符合教育规律。这一排行榜仅用培养状元的多少,来评价一所学校是否顶尖,并不妥当。首先,每个省每年都会诞生文理科 “状元,如果某省集中资源打造一所超级牛校状元出自该校的可能性就极大,这种靠集中资源打造出的状元摇篮,反映不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其次,高考状元只能反映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成果,并不能反映学生接受的其他方面教育,比如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而这些教育对一名学生的终身成长有着更大作用。
再次,退一步说,就算这所学校在当地是绝对顶尖的,可放在全国范围内却没有可比性——如果一省有10所高中,水平都很高,每年各校都有学生可能成为状元,这必定减少一校的状元数,但不能由此表明该校的办学质量就不高。现在也有排行榜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来评价大学的学术水平,但获得诺奖是全球公平竞争的。
其二,评价要具有正面价值和意义。用状元的多少,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严重的教育锦标主义思维。按照这一排行指标,各地要争取入围顶尖中学排行榜,只需做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优质资源集中到一所中学,这样不仅状元都产生在这所学校,几乎所有北大、清华[微博]的招生名额都会被这所学校包揽。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省市在努力打造超级牛校,为的就是展示当地的办学政绩,可这种办学思维,从根本上说是反教育的,不但严重背离教育公平理念,而且,也把基础教育推向极度功利的深渊。围绕这所超级牛校,基础教育的办学逻辑将更清晰,就是上好小学、好初中,然后进超级牛校,成就进名校的梦想。在超级牛校的引导下,义务教育的均衡,只是说说而已。需要注意的是,从教育均衡角度说,状元不集中在少数学校,恰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而状元集中在某校,则表明当地的高中资源严重不均衡,优质高中资源更是极度匮乏。
毋庸置疑,在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中,状元情结是难以消除的。当分数是高校录取学生唯一的标准时,最高考分的学生必然成为榜样。因此,排行机构选择状元作为排行指标,会起到吸引眼球的效果,但作为对教育进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教育机构,不能迎合功利的办学追求,失去基本的教育操守,而必须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指标来观察一所学校的具体办学,否则,民间机构的排行榜就失去了意义。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
来源: 新闻晚报 编辑: steph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