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2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昨天发布,距去年6月25日上海大学主动公开数据自曝“家丑”刚好一周年。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昨天坦言,经过一年整改,结果差强人意。同时,叶志明称,上海高考模式将物理和化学分开“太荒唐”,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去年,上海大学发布全国首份211地方高校质量报告《上海大学2011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叶志明昨天表示,在上一年度质量报告中,上大向社会报告五个难题,包括:正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有待提高;部分专业投入与建设有待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还需提升;学生课外培养方式等有待突破;课堂教学、实习和实践内涵需强化等。
叶志明说,经一年整改,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好转,课外培养方式的改进有改观;但正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没有改观。
在过去一年间,上海大学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重点推进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进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有17个专业未能招满计划分流学生数,叶志明介绍说,这17个专业基本都是跟化学相关的专业,这给上海的高考模式敲响了警钟上海的+1科目中,物理和化学是分开的,“这样的分科太荒唐,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大从化学类专业里转出的学生绝大部分去了物理类专业。”叶志明表示,理化分科让一些并不喜欢化学,只是为了考试时容易而进入化学学科的学生,进了大学后变得痛苦,科目的分类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功利,就失去了引导的意义。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