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实行十余年,与改革初衷渐行渐远,在不少中学师生看来,已俨然成为名校的“掐尖”游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对高中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冲击。近日,上师大教育学院的两位专家呼吁,调整高校自主招生的时间,把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
2014年自招大战已打响
近日,香港大学公布了2014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将于2013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申请人可通过网上系统递交申请报名。
前不久,清华大学发布了“新百年领军计划”,西安交大日前出台了2014年学科竞赛学生优惠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名校“掐尖行动”的时间再次提前。跟往年一样,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启动了“新百年领军计划”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上海地区的入选的学校、招生名额均有所增加。
相比往年,2014年起自主招生考查可能会“减负”。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中,已经明确要求自主招生科目要压缩。根据方案,明年开始,自主招生的主要考查方式将改为口试、现场演示等方式的面试,“凡能证明确有某方面特长或潜质的考生,可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对于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
从2013年招生来看,三大联盟已“瘦身”,基本都“压缩”成两门。“北约”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为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核科目为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华约”笔试科目由5门“瘦身”为2门,其一为《数学与逻辑》(必考科目),其二为《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