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从《考试说明》到各科复习策略

阅读:95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3 10:40:16
通过对高考《考试说明》的解读,我们发现随着新课标进度的进行,即使非新课标地区,考试渐渐朝着能力应用转化,以期望教学过程中减少死记硬背,加大同学们的思维和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着重加强对知识的应用以及分析解读等能力的训练。在复习方向上,不能停留在熟悉、了解的范畴上。
马上就要到期末考试了,希望同学们好好的利用这一次期末考试,真真正正的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效果,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
语文:
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对考点的收集和整合,多应用文字,平时多练习行文造句水平。建议可以多看一些优秀作文等。如果各科成绩都较为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多看一些名家名作来提升文学素养。如果语文基础薄弱,建议提高应考水平。
数学:
数学一般遭遇的困难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扎实,不能形成应用。其根本是欠缺数学思想和做题思维。在基础知识方面,同学们大多都停留在对公式、定理及推理的表面了解和熟悉上;在解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多是以简单的套用为手段。因此遇到新题型、陌生题或对一些公式变换较为复杂的题型(如三角函数、复数、求导等式子稍微多一些的题),很多学生不会做。在复习方向上,应以理解课本知识点为主,即首先弄清每一个公式、定理及推论是研究什么数学问题、用以描述数学什么现象,着重注意其起点、推导过程和形成终点是什么。在解题上训练自己的思维。用以加强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形结合等能力。并加强归纳总结意识。高中数学大部分解答题都能形成较为固定的解题思维和相对相同的解题步骤,数学讲究严谨和规律,因此要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才能在数学高考上获取好的成绩。在平时训练题型的解答上,选择题要敢于打破常规,充分利用题目和选项,本着多思考、少计算的原则进行解答。在填空题上;要多角度的思考,要敢于利用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先行试探(如求解三角形时,可以先考虑特殊三角形)。在解答题上,一定要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重点放在整个解题的思维上。重点放在我是如何思考、对待和利用题目和条件的。强调挖掘其中的思维步骤的共性,形成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一解多题”模式。
英语:
英语的考查考试说明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英语差的同学(110分以下)其根本就是平时对待英语应付了事,从来不读课本,只关注试题,本末倒置。英语差的同学大多有个共同特点,即从高一到高三绝大多数课文都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课文描述什么内容,更谈不上能够顺畅的朗读下来,勉强去读课文亦十分结巴。建议这部分同学每天花费至少20~40分钟朗读课文(不是默读),做到念的通顺无阻即可(至少20篇即可)。即能形成较为连贯的语句,潜而默化的形成语法认知。在高考时就能大致的弄清题目意思,阅读文章不会形成障碍,考试时就有较高的底气。
物理:
物理复习时以题为主。加强对题目的理解分析即转化为公式。大家可以发现,物理大题基本上只要把条件转化为物理公式列出,就能联立求解。物理解题思想并不复杂。物理的难点在如何解读题目、图表上。因此大家复习的过程中注重从试题出发,联系课文中的物理模型。在复习课本知识方面,把重心放在形成物理公式的模型上。
化学:
复习放在化学的学科本源。主抓元素周期变化特性、主族元素变化规律,常规元素最外电子层电子一定要牢牢掌握。用最外电子层的得失电子特性来验证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等。重点记背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如刺激性气体、沉淀、颜色变化等。有机化学重点放在炭链结构和官能团的特性。在下半程化学科目的复习过程中,用题多对照元素周期表、少对照课本。把有机官能团抄出,多对照官能团特性。
生物:
按照考试说明,用题来训练。着重注意试题的提示信息的挖掘。在记背课文上,以关键词的理解为主。
文综:
下半程复习以题为主,在记背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适合自己的特点。如有的同学喜欢将几个要点关键词组成一个句子,如有的同学喜欢分开来记背等。在做题时,注重题目的提示信息,尤其是综合题及图表题,题目问什么,就看哪一部分有相关的信息,不要被无关信息所干扰。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记住,能力的高低是高考成绩高低的一个衡量标准。通过死记硬背只能沦为平庸。在平时备考复习上,都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加大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力的高低是思维训练程度的一个体现。多动脑、多思考再动手,才是通往高考顶峰的不二途径。
12
     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