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专家建议:家长面对孩子尽量保持自然状态

阅读:8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6/4 15:19:59
临近高考、中考,学生的复习进入最后阶段。数据显示,今年广州市的高考和中考考生加起来共有16万人,以每个考生两个家长计算,全广州有约32万家长在这段时间会陪孩子进入“战备状态”。
  记者昨天采访了部分“应届家长”,发现其中一部分人选择让工作暂时为考试让路,连家庭生活上的一些安排也随之改变,也有的家长保持生活节奏如常,打算让孩子独自骑车赴考场。
  资深中学老师建议考生家长面对孩子时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为紧张而紧张于事无补”。有的家长则提出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考试,能让心情更轻松。
  记者伍仞、黄茜
  个案一:多人请假陪考同事差点闹矛盾
  章先生为了能在儿子高考时全程陪考,提前向领导请假。不巧,部门里另两个同事的孩子也是今年高考。整个部门只有十来人,很难安排三个人同时休假。“孩子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谁也不愿意让步,本来大家已经精神紧张了,知道有可能有人不能休假之后,还差点引发了同事间的矛盾。”章先生说,幸好另一名正休假的同事愿意提前销假回来顶班,才得到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个案二:为了孩子睡好独坐客厅不开灯
  “最近我规定孩子必须10时前上床睡觉,所以我回家时间也早了,推掉了所有应酬。”培英中学考生家长杨先生是个生意人,平时交际应酬不少,妻子在湖南工作,照顾孩子的重担大部分落在他身上。“晚上孩子入睡了,我在客厅里灯都不开。我和工厂的股东说了,宁愿分红拿少点,也要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杨先生说,眼下孩子考试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做些牺牲不算什么。
  个案三:搜集趣事讲笑话帮孩子放松
  执信中学高考考生家长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认识的另一名家长明显被焦虑困扰:“十多天前看见他,已经愁眉苦脸地说‘哎……还剩20多天’。几天后遇见他,他又叹气‘哎,只有10多天了……’表情一次比一次紧张,说话一次比一次‘奇怪’。”
  朱先生倒没那么紧张,他向做医生的朋友打听到一些安神补脑的食谱,“另外就是搜集些有趣的事和笑话讲给她听,逗她放松放松咯!”
  个案四:一切如常打算让孩子骑车赴考
  孙女士夫妇都在高校工作,儿子已经放假了,但还是保持着平常的生活节奏。孙女士说,她和老公都不会请假陪考。如果天气好,儿子就骑车去考试;若遇到下暴雨等情况,孙女士就开车接送一下。
  “这么大件事,说一点儿都不紧张那也是假的。”孙女士说,家长不应该渲染紧张气氛。“紧张有什么用呢?能多考一分吗?不会!现在并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想到这一点,压力就不会太大。”
  资深老师:最好不要“一切围着孩子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的情绪对考生影响很大,考生往往对家长的焦虑十分敏感。
  广州市铁一中学资深高三英语老师丁丹认为,考生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紧张、烦躁可能会随之出现,“但有时候学生并不慌,反而是家长‘看着孩子心里就发慌’。家长要沉住气、要淡定,即使不淡定也要扮淡定。有一个诀窍就是将发生的一切情况看成是自然的。有学生失眠,我们会引导他这样想:睡不着也很正常,不会影响到第二天学习。”
  丁丹建议,家长不要“一切围着孩子转”,那样可能会给考生带来无形的压力;要从孩子的行为举止中观察其心态,再引导其调整。“比如,边洗澡边哼歌的孩子,心态肯定不错。如果平时睡得好、考前睡不着,平时胃口好、考前却厌食,家长就应该注意。”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