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韩愈《原道》

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曾子一个问题。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